序曲台江內海 地理變遷

        沿著台南縣的海岸,由北到南,有美麗的王爺港汕、青山港汕、網子寮汕、頂頭額汕與新浮崙汕等離岸沙洲,以及八掌溪、急水溪、將軍溪與曾文溪等四條主要河川的出海口,這些離岸的沙洲可以阻擋入侵的海浪,並與海岸陸地圍成潟湖,沙洲、潟湖與出海口構成了台南縣沿海特殊的地理景觀。

       七股鄉,這個位於台南縣西南端的漁鄉,東邊接佳里鎮、西港鄉,西邊緊臨台灣海峽,南隔著曾文溪與台南市安南區相望,北邊則與將軍鄉相鄰,南北長約12公里,東西寬約11公里,是個北狹南稍闊的梯形平野,面積約115平方公里,總人口數約為26,000人,主要產業為養漁業。

七股鄉
七股地區地圖

       在七股鄉的西側,有一個被青鯤鯓青山港西南航道、七股鹽廠新鹽灘第二工區、七股鹽廠西區鹽區、龍山村、北堤等陸地,與西側青山港汕、網子寮汕、頂頭額汕等離岸沙洲所圍成的水域,面積約有 1,455公頃,當地人稱為「內海仔」,學術上稱它為「七股潟湖」。

       由於七股潟湖是陸上魚塭與七股海域的緩衝水域,浪流情況較外海穩定,在海水與淡水交互作用下,享有海陸兩域的營養源,是當地漁民非常重要的漁場。

       當我們打開古地圖,試著由時間的軌跡回溯這塊土地的發展史時,赫然發現現在的七股鄉大多數屬於台江內海陸浮後的新生地,而昔日浩瀚壯闊「可泊千舟」的台江內海,今日僅存的的最後遺跡就是七股潟湖了,這裡有著一段滄海桑田的地理變遷史。


臺灣府古地圖
台灣府總圖
清道光年間台南地區地圖
明鄭時期台南地區地圖    盧家興(1957)


昔日台江 可泊千舟
     台南縣背山臨海,東高西低,溪流湍急,三百多年前所轄區域是一片叢林荒地,僅有西拉雅(Siraya)、浩安雅(Hoanya)、大武X社、芒仔芒社等平埔族散居在今日的新化鎮(大目將社)、新市鄉(新港社)、善化鎮(目加溜灣社)、佳里鎮(蕭X社)、麻豆鎮(麻豆社)、東山鄉(哆咯嘓社)與玉井鄉(大武X社、芒仔芒社)。
        
      滿清道光年間以前,沿著現在的將軍鄉山子腳西邊(古歐汪溪出海口)、七股鄉篤加(古卓加港),西港鄉蚶西港(古含西港)、西港鄉西港(古西港仔港)、安定鄉管寮(古菅寮港)、安定鄉安定(古直加弄港)、安定鄉港口(灣港口,亦即目加溜灣港的港口)、永康鄉洲仔尾(古洲仔尾)、台南市市區(歷郡城)、台南市南郊鹽埕南邊等地,是當時的內陸海岸線,海岸線的外面,從南邊的二層行溪,到北邊的安平鎮就有七鯤鯓(一鯤鯓即安平鎮、二鯤鯓即今億載金城、三鯤鯓就是現在的億載金城南邊對岸處、四鯤鯓就是現在的下鯤鯓、五鯤鯓就是現在的台南市喜樹、七鯤鯓就是現在的台南市灣裡);其中,由二層行溪到喜樹間的內海稱為喜樹港,喜樹港的北邊有北線尾島,該島與安平鎮之間稱為大港(大貝港的簡稱,又稱南口),北線尾島的北邊有隙仔嶼,北線尾島與隙仔嶼之間的隙口稱為鹿耳門港(又稱北口),而北線尾島東邊沿島的內海稱為北線尾港,在隙仔嶼的北邊到現今台南縣與嘉義縣界之間,還有加老灣、青鯤鯓、馬沙溝、青峰闕、海翁汕、北門嶼與南北鯤鯓等沙嶼。

       這一大片由內陸海岸線與離岸沙嶼所圍成的水域,就是古稱的「台江內海」。

       荷蘭人Ludwig-Riese在他的日記裡記載著:「在1624年的八月間,把可用的東西都搬運到台灣......,他們(荷蘭人)在那海港裏,發現了許多中國船,就知道這個地方實在是日本人運去了許多鹿皮、絹絲與糖的商業中心。因此,他們馬上在海港前的小島築城。」

       Ludwig-Riese的日記中所提到的海港就是現在的安平,也就是當時台江內海畔的台窩灣(Tayowon),而築城的小島就是當時的一鯤鯓。該城建於崇禎三年(1630年),初名為俄倫治城,後改名為熱蘭遮城,到了永曆四年(1650年),荷蘭人又在赤崁構築普魯民遮城,作為政務廳,治理台灣。

       1661年,鄭成功率領兩萬五千名士兵進攻台灣。1662年,鄭氏將荷蘭人逐出台灣後,便擇居在熱蘭遮城,並將一鯤鯓改為安平鎮,普羅民遮城改稱為承天府,合稱東都,另設天興、萬年二縣,聘請陳永華等屯田開荒,招來大陸漢人墾植,並開始迎接明朝宗室遺臣來台。

       從這段記載中,我們可以知道,早在荷蘭人到台江之前,中國人與日本人就已經在安平進行商業交易了,而且,明末清初的郡城-台南市也以台江內海為屏障,成為當時台灣島內的政治、軍事、教育、文化與經濟等的中心。

       所以,我們說台江內海是台灣開拓的源流,應不為過!

       然而,這片面積廣達三、四百平方公里、「可泊千舟」的浩瀚內海那裡去了?


一場風雨  河川改道
      要談七股潟湖的滄桑史,就得先談談台南縣境內最大的河流-曾文溪。因為,在台南縣(昔日嘉義縣、安平縣的各一部份)舊疆域的變遷史中,曾文溪的改道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

       曾文溪發源自嘉義縣阿里山的水山,流經楠西、玉井、大內、官田、麻豆、西港、七股等鄉鎮,最後由台南縣七股鄉五塊寮與台南市安南區土城仔青草崙間入海,全長136.9公里,流域面積1,212平方公里,是台灣第四大河川。依據《諸羅縣志》卷一封域志山川條的記載:「麻豆之南曰灣裏溪,發源於X吧哖內山,南過五步山練、大武X二山,合卓猴山之流於石仔瀨,西流為茄拔溪,至於新社。南合烏山頭之流,過赤山,至於灣裏,過蘇厝甲、檨仔林、蕭X,西出為歐汪溪。」再依據續修《台灣府志》卷一封域志山川條的記載:「諸羅縣灣裏溪,在縣治南七十里,源自於X吧哖社內山,南過大武X山合卓猴山之流,逕石仔瀨,過赤山出歐汪溪入海。」

       綜合這些記載與荷據時期的各類海圖與地圖來看,灣裡溪就是現在的曾文溪,而它的下游在清朝初期就是經由歐汪溪(現在的將軍溪)入海。

       到了道光三年(1823年)七月間,因連日豪雨,山洪暴發,使得原來流經蘇厝甲與檨仔林間,北轉蕭X社,由漚汪西流入海的灣裡溪挾帶內山崩陷的泥沙,決堤改道經管寮向西,主流由鹿耳門流注入台江內海,支流在鹿耳門東邊向南,由安平角大港口入海。

       在姚瑩所著作的《東槎紀略》中有關籌建鹿耳門砲台的記事,也提到了這場大風雨以及台江內海的陸浮情形:「道光三年七月台灣大風雨、鹿耳門內海沙驟長變為陸地......,七月風雨海沙驟長,當時但覺軍工廠一帶沙淤廠中,戰艦不能出入,乃十月以後北自嘉義之曾文,南至郡城之小北門外四十餘里,東自洲仔尾海岸,西至鹿耳門內十五六里,瀰漫浩瀚之區,忽已水涸沙高變為陸埔,漸有民人搭蓋草寮居,然魚市自埔上西望鹿耳門不過咫尺,北線內深水,二三里即淺水,至埔約五六里,現際春水潮大,水裁尺計,秋冬之後可以撩衣而涉,自安平東望埔上,魚市如隔一溝,昔時郡內三郊商貨皆用小船,由內海驟運至鹿耳門,今則轉由安平大港外始能出入。」

       從這些記載中,我們可以肯定的說:台江內海在西元1823年七月的那場大風雨之後,漸次淤積浮為陸地,而今日風貌的由來,曾文溪的改道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

       台江內海陸浮後,內海海岸線向西挺出,連帶的引發疆界之爭與爭佔陸浮地的控訴案件。道光七年,台灣道台孔昭虔指派委員,會同當時台灣縣與嘉義縣二縣勘查丈量縣界,並開始貼出公告招人前來墾殖;其中,嘉邑界內部分(溪北),由洪里、黃軍等16股首招佃開墾,後經作成72份分配,由東邊分配至西邊,所剩餘留下的部份稱作「公地尾」,由三股首、七股首、九股首招佃開墾者,稱作「三股」、「七股」、「九股」,至於台邑部份(溪南),則由富豪士紳申領,再招來各地無資的佃農從事開墾,並以招來的佃農出身地為村名,如中洲寮、學甲寮等;移民成為該地的佃戶,富豪則成為墾戶,向政府繳租而向佃戶徵收一定的租穀,稱為大租;這些富豪在其墾區內多設置有公館,並有以墾戶名作為村落名稱者,如本淵寮即為黃本淵所有墾區的佃戶聚居的村落。

        從此,開始了這塊新生土地的開發史!

滄海桑田  留下潟湖
       道光年間曾文溪改道後,在原台江內海的中間區段(內海最廣闊的部份)老加灣港附近,形成一個新的港口,取代被淤廢的鹿耳門港,成為郡城進出的門戶,稱為國聖港、或稱國賽港、國使港、各西港。依記載,國賽港是當時台灣島內,除了北部的雞籠(現在的基隆港)外,較深的港口,它的位置大約在原台江內海的殘留部份,也就是三股溪、七股溪、西寮西邊一帶的內海,而國賽港口就在三股溪與七股溪口間,現在的美國塭外面的沙洲闕口。

       滄海桑田,台江內海淤積陸浮、國賽港口的遺跡已不再,但由歷史的記載與地理的變遷中,我們可以說:現在的七股潟湖正是當時台江內海的一部份,也是古台江內海在清道光三年七月的那場風雨及曾文溪決堤、改道後,歷經一、二百年淤積後僅存的最後遺跡、國賽港的所在。 

回首頁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